陈佳宁 研究员
简介:1981年1月生于辽宁大连,籍贯江苏无锡。
2003年 大连理工大学 应用物理专业 学士
2008年 大连理工大学 凝聚态物理专业 博士
2008年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表面物理实验室
2009年 瑞典隆德大学 (Lunds Universitet) 固体物理系 博士后
2010年 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Spanish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博士后
2008年 CIC Nanogune & Donostia International Physics Center
2013年 至今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
2012年 中组部 QR
2013年 中国科学院 BR
2014年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科学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2015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学科学院岗位教授
2016年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科学院科首席科学家
2017年 中国光学学会科学院科学院科学院科学理事
2018年 中国物理学会光物理专业委员会科学院秘书长
2019年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科学院科学院会员
2020年 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科学院科学委员
2022年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院科学院学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
2023年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科学院科学院科学首席科学家
2024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杰出青年基金。
地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中关村南三街8号
邮编:100190
电话:86-010-82649062
电子邮件:jichen@iphy.ac.cn
主要研究方向:
1.非平衡态光学元激发物理过程与效应研究。
2.近场红外吸收、太赫兹光谱在生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3.时间分辨近场光学技术发展。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研究纳米尺度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部分工作收录在Nature、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Nano Lett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mall、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单篇最高引用2184次(2024.1)。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
1. 非平衡态元激发的物理过程与调控研究
2. 非平衡态电学输运性质研究。
3. 光致瞬态结构相变研究。
培养研究生情况:
在读:(2024.8时)
博士4人。
硕士3人。
已毕业学生
2017年 博士1人。
2018年 博士1人。
2019年 博士1人。
2019年 硕士1人。
2020年 博士2人。
2020年 硕士1人。
2022年 博士3人。
2023年 博士2人。
2024年 博士1人。
所有在读博士生均有国外科研机构短期访学或国际会议参会经历。
每年招收1-2名硕博连读学生。欢迎光学等专业的同学报考。
2024
Nature Communication, NCOMMS-23-34745B
2023
Science Bulletin, 60, 1757-1763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DOI:10.1021/jacs.2c13822
Nanoscale, DOI: 10.1039/D2NR06590H
Advanced Materials, DOI:10.1002/adma.202208952
Science, 10.1126/science.adf1251
2022
Nano Letters, DOI:10.1021/acs.nanolett.2c03742 (封面)
Nature Nanotechnology, doi.org/10.1038/s41565-022-01264-4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44, 44, 20278–20287 (封面
Nature Nanotechnology, 17, 940-946
Nature Communication, 13, 4662
Nano Letters, 22, 2177-2186
Nature Communication 13, 1465
Nature Communication, 13, 442
2021
Physical Review B, 104, 235309
Nanoscale, 13, 12454-12459
NanoResearch, DOI: 10.1007/s12274-021-3721-4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8, nwaa282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10.1002/adfm.202010234
2020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9, 174
Advanced Materials, 32, 2004120
Nanoscale, 12, 8188-8193
2019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41, 19533-19537
Nanoscale, DOI:101039/C9NR04264D
Science Advances, 5, eaav8690
Advanced Science, 6, 1801974
2018
Advanced Materials, 30, 1802551
Advanced Materials, 30, 1800367
Nanoscale, 10, 6288-6293
Advanced Materials, 30, 1705318
2017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471
Advanced Materials, 29, 1702494
Nano Letters, 17, 5908-5913
Advanced Materials, 29, 1702893
2016
Advanced Materials, 28, 2931-2938
2014
Science, 344, 1369-1373
2013
Nano Letters, 13, 6210-6215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0, 203902
2012
Nature, 487, 77-81
Nature Communications, 3, 1647
Nano Letters, 12, 2470
2011
Nano Letters, 11, 5333-5338
Small, 7, 2341-2347 (Cover)
2010
Nano Letters, 10, 1280-1286
 
Full record of publications please refer to ResearcherID: G-214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