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美国光学学会学生俱乐部(IOP-OSA Student Chapter)成立于2011年7月,成立之初,大家一直为如何开展工作迷茫,在去年11月份组织的招新和推广活动中,chapter成员和吴令安老师、尹彦老师、赵继民老师等商量,最终确定了活动的大方向:Education Outreach Programs,即将光学及物理学知识带到贫困的孩子身边,让世界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光的温暖。
春节刚过我们就开始着手进行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吴晓君同学的联系,确定了昌平区东小口镇经纬学校,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作为本次活动的第一站。为了将第一步走好,团队成员分工协作,通过查询网络、教材等多种方式,最终确定了光学实验作为演示内容,其中包括光的折射、反射、全内反射、散射和干涉等,深入浅出。在活动经费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尽量利用日常用品如手电筒、鞋盒子、塑料杯、水、牛奶等制作了实验所需的器材,并设计了展板,以便辅助讲解。
3月2日中午,我们前往令我们期待而又忐忑的地方——经纬学校。大约一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东小口镇的芦村。眼前的情景,让大家目瞪口呆,高楼林立的城市附近竟然还有如此景象,这里分明是建筑工地,哪里有学校。费了一番周折刘师傅才找到隐藏在遍地是被拆房屋碎砖堆中的经纬学校,学校只有两栋不高的黄色小楼,石板铺砌的操场,坑坑洼洼。李校长、袁老师出来迎接,把我们带到小学六年级的教室。我们轻轻推开破旧的教室门,映入眼帘的是教室里整齐的课桌和一双双好奇的眼睛。虽然实验演示已排练过两次,但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活动,大哥哥大姐姐的“老师们”比小同学们还紧张。
首先是吴令安老师用一支激光笔和一个手电筒,通过向光路里面喷水的方式,让孩子们看到了“光线”。然后李申同学将一支红色的蜡烛放进装有水的透明杯子里,让孩子们从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普遍现象认识了光的第一个性质——折射。接着,韦克金通过一支燃烧的蜡烛和一个放大镜,为同学们演示了透镜成像,移动放大镜的时候,蜡烛倒立的像由小变大,从模糊到清晰,孩子们不断地发出惊讶声。孔万东和银珊分别通过三棱镜的全反射和隐身的硬币,再一次加深了孩子们对折射和反射的认识。活动的高潮从彩虹的形成开始,刘爽通过一个白光手电和一杯清水制造了现场版的彩虹,所有的小朋友都迫不及待的跑到讲台前面观察这个场景,顿时将讲台挤得水泄不通。黄开演示的现场版蓝天和落日实验也是非常精彩,手电白光通过一杯水在屏幕上形成一个白色光斑,当杯里慢慢滴进牛奶时,水的颜色开始发蓝,屏幕上的光斑由白色慢慢变成金黄色,最后变成橙色时,一个站在教室后面的孩子大叫起来:“真是太神奇啦!”。接下来是鄂轶文同学,她为孩子们变了两个神奇的魔术:将绿色的叶子变成黑色,证明是反光引起颜色的感觉;另外将小同学的脸从看得见变得看不见,让孩子们初次体验到光的偏振性质。最后出场的是詹敏杰,利用五颜六色的泡泡演示了光的干涉。他从一盆液体里面,拿出两个铜圈,分别交给两个小朋友并发给他们每人一支白光手电,当白光照射到铜圈上形成的液体薄膜时,就可以看到五颜六色,孩子们纷纷传看。吴老师就实验演示做了总结,刚才给大家讲到,光既可以像水波一样,又可以像小球一样。至于光到底是什么,现在科学家们都还在研究,也留给小朋友们自己去思考,希望这些问题可以伴随你们的成长,并启发大家热爱科学,热爱物理。
演示结束后,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实验互动环节。我们将刚才演示的实验分别搬到孩子们的课桌上,小朋友们自动分开,各自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实验,玩得不亦乐乎。我们的活动进行了两个小时,孩子们还依依不舍,看着他们渴望的眼神,我们深刻体会到之前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没有白费。离开经纬学校,一路上大家有些沉默,有同学反应,她看到一个女孩在我们整个讲解过程中,在不停地记着笔记,让她很是感动。是啊!我们怎么能不感动呢?在这样一片废墟里面,除了机器施工的嘈杂声,那朗朗的读书声会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陷入深深的感动之中!
据悉,今年年底,他们的校舍必须拆迁,可是他们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教舍,而我们只能尽我们所能带给他们一些微不足道的知识,启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我们希望能够将爱心之光照亮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在此感谢光物理分工会对本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策划、组织、参与本次活动的全体人员。
吴晓君、张静 供稿 (wuxiaojun@aphy.iphy.ac.cn,zhangjing608@aphy.iphy.ac.cn)
现场演示 齐心合力
神奇魔术 声情并茂
细心讲解 火爆现场
精彩互动 认真听讲
合影